1月22日一早,春节后就将正式开业的南昌市青少年宫(高新校区)各个教室里,教师志愿者们热情地接待了第一批有些特别的小客人——来自进贤县三阳集乡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们。疫情当前,这些孩子过年也无法与远在外地务工的父母团聚。他们一起受邀参加了在南昌市青少年宫(高新分部)举办的“童心向党 筑梦启航”——关爱留守儿童公益主题月活动。
1月中旬开始,我市中小学生正式进入“寒假”模式。这是“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后的第一个寒假,孩子们都欢呼雀跃,憧憬着假期生活。而南昌市青少年宫则一直牵挂着这些无法与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们。去年年底,市青少年宫的教师们曾去到进贤县三阳集乡中心小学,为那里的留守儿童送去捐赠物资和科技课程,并承诺下次会邀请他们来青少年宫一起玩耍。
为了让这些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南昌市青少年宫的教师们早早地就开始行动起来,分层次、分主题、分系列地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服务,让孩子们开心,助力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这里,硬笔书法、拉丁舞、跆拳道、语言表演、趣味编程,各类孩子们未曾接触过的兴趣班任由他们挑选体验,欢乐和关爱始终温暖着他们。“今天虽然起了个大早,但是能来青少年宫和大家一起玩、一起学习真的太赚啦!”一个孩子开心地说,他在跆拳道课堂上表现精彩,还被教练邀请上台示范表演。
跆拳道可是小小男子汉们的最爱,瞧,他们一招一式有模有样,慢慢蜕变成自己心中的英雄。
硬笔书法课堂里,老师带领孩子们从甲骨文开始了解中国汉字变化的历史,孩子们惊奇地发现“福”字最初的样子居然像一个花瓶,然后慢慢地变成小篆、隶属、楷书……越变越像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个“福”字啦!
拉丁舞在孩子们虽不娴熟但不失热情活泼的演绎下,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语言表演教室里,孩子们跟着舒缓的音乐,一字一词一句,有节奏地念出或现代或古代的诗歌,感受着语言的韵律与魅力。下课后,语言表演班的孩子们还收到了老师送给他们的小礼物——一个嘴吹小球。“用来给我们锻炼肺活量的,我一直吹一直吹以后也能当主持人啦!”孩子们欢笑着走出了教室。
把尤克里里抱在怀里的孩子们从认识尤克里里开始到课程结束时已经能够独立完整地弹出一首《小星星》啦!来听听他们的表演吧!
编程课程项目也炙手可热。看,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操作,让屏幕右边的小动物按照自己设定的小程序动起来啦~“老师,我的小恐龙怎么不见啦?”焦庆阳着急地问。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最后一步设置小恐龙往右边飞了10步,它就飞出屏幕啦!
活动中,来自进贤县三阳集乡中心小学的15名老师也感慨受益匪浅。他们都是语数类主课老师,由于农村艺术类专业老师的短缺,“双减”之后,他们也要承担起三点半课堂艺术兴趣班的教学,这使他们深感压力,不知从何入手。南昌市青少年宫专门派出美术、语言类高级教师和他们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给大家分享多年的教学心得,从如何建立有体系的艺术培养理念到校外课堂中的教学技巧,大家热烈交流,互通有无,双方都收获颇丰。
课程结束后,市青少年宫还给孩子们送上了新春的祝福,每位孩子都戴上了一套可爱的虎头帽子围巾,孩子们开心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个帽子好舒服呀!”“还有围巾!”“这个小老虎的耳朵还会动~”“它还会叫呢,哈哈!”
有趣的活动,有心的老师,在寒冬温暖着孩子们的心。那些不能团聚的遗憾和无人陪伴的伤感都在笑闹声中消散,寓教于乐的课程化作探索和求知的动力,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种子,生根发芽......